6月20日,2024北京养老服务行业发展四季青论坛在京举行,主题为“创新完善具有首都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会上,北京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发布了北京市养老机构行业发展报告。报告显示,截至今年3月,全市共有养老机构578个,床位总数10.9万张,入住老年人近4.5万人,剔除尚未收住老年人的机构后,全市养老机构平均入住率约为45%。
用通俗的话来说:北京的养老院床位有一半以上都没人住!
按照“9073”(90%老人选择居家养老,7%的老人选择社区养老,3%的老人选择机构养老)的定律,为老人准备的机构床位比应该是100个老人,有3张机构养老床位,很多政府文件在做养老服务施行规划的时候,也是按照这个比例规划的。也就是说,如果按照北京截至2023年底,全市常住老年人共有494.8万人,北京市提供的床位数应该有14.8万张左右。上面的数据目前的床位总数是10.9万张,也就是配比率只达到了2%。按照45%的平均入住率,100个老人里,不一定有1个人住进了养老院!
究竟什么样的老人才会住养老院?
根据北京市养老机构行业发展报告:北京市的养老机构网签合同价格数据显示,4000元—5000元档的养老机构数量达到峰值,5000元-6000元档的养老机构入住人数达到峰值。6000元-7000元档的养老机构拥有最高的入住率,表明这一价格区间内的养老机构在提供服务质量与满足老年人需求方面达到了较好的平衡。
分析显示,老老人占入住机构老年人的绝大多数。老老人是指80岁以上或失能失智老年人。从年龄上看,养老机构入住人员的年龄分布较为分散,中位数值为83岁,大约一半的入住者年龄在75至88岁之间。
全市养老机构收住的44938人中,80岁以上及不能完全自理(含不能自理和部分自理老人)的老年人占比91.57%。同时,网签合同中具有失能情况记载的25705位老年人中,80岁以上及失能(含重度、中度、轻度)老年人占比92.8%。关于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选择偏好,报告显示,老年人普遍遵循就近原则选择养老机构。
通过以上的数据,我们大概能够能够知道入住机构的老人画像:年龄75岁以上,身体失能或半失能需要照护、对护理和医疗有较高的需求、家庭月收入至少要达到20000以上(含老人和子女的共同收入)。
养老机构究竟还有多少空间和市场呢?
养老机构的45%的平均入住率,是高还是低呢?
2023年5月,北京市民政局公布数据,北京571家养老机构的11.2万张养老床位,只收了4.3万名老人,平均入住率仅为38.4%。
截止2022年底,上海市养老机构共有入住老人71731人,床位数共计16.36万张,整体入住率约为43.8%。其中,部分区的养老机构入住率甚至不足40%。
武汉市养老机构的床位有4.9万张,截至2023年11月,入住的老人只有1.72万。入住率仅为35.1%。
可以看出2024年与2023年相比,北京市的养老机构入住率有提升,但床位数有所减少,也就是有些养老机构可能已经关停。
上述的3个城市,都是省会城市,入住率都在35%—45%之间,不用想,其他非省会城市的机构入住率又可能高到哪里去?
根据我们对养老机构的走访,一般单个机构入住率在40%左右,人员配置合理的情况下,基本能达到收支平衡,60%左右即能开始盈利。45%的平均入住率,大概率就是1/3的亏损,1/3的持平,勉强维持生计,1/3略有盈利。
这其中与2022年底的那波疫情放开后,短时间内离开了一大波老人,还与经济下行有着很大的关系。
成都某养老机构在2023年以前,包括在疫情时,一直处于满员的状态,后面还有几十个排队的等着入住。经历了2022年底,2023年初的那波放开后,院内老人直接或间接因新冠过世了几十个。工作人员给排队的老人和家属告知有空床位,居然无一人来入住,要不就是因为老人过世了,要不就是家属失业在家,可以自己照顾老人了,还有很小一部分是因为入住了其他养老机构了。
甚至有一位家属的诚恳回答让工作人员无话可说:“我家老人退休工资有将近4000,我现在失业了,自己照顾老人,老人承诺每个月给3000给我,有了这3千,我和老人的生活至少都解决了,放在你们养老院,你们大概要收4000左右,都给你们了,老人也没有结余,我们也不知道怎么生活了!现在我们只能这样,只有等大环境好点了,再作其他安排!”
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养老院的服务还是跟家庭的期望有差距。老人和家属对养老院的期待是:便宜、离家近、能医养结合、服务好!
光便宜这项,就很具体,便宜到底是多少才算便宜呢?
其实,曾经有专家提出过,“9073”的数据,对于机构养老还是乐观了,机构养老应该只占1%-1.5%。笔者还是比较认同这种说法的。
如果按照这种数据,全国各地养老机构床位建设目前应该是基本趋于饱和了。
现在全国的养老机构准入实际是放开的,也导致了这几年养老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建设起来,养老机构也卷得很厉害!
优点是经过这种市场竞争,服务在逐步改善,越来越好;针对的服务也更加细分;老人的选择也越来越多。
缺点是养老机构的单个入住率下降,机构的良性运转能力降低,行业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恶性竞争。
首当其冲的就是价格战。你价格低,我比你更低,最后大家都没挣到钱,因为价格低,企业又必须从其他地方节约,导致了养老服务的质量下降!最后是整个机构养老行业背锅,老人和家属仍然会觉得,养老机构“水深火热”!
除了养老机构行业内竞争的冲击,还有来自居家养老的冲击。
目前国家对居家养老的扶持已经逐步赶上了机构养老。因为市场空间巨大,很多资本和企业也在探索居家养老的路子。
长期照护险的试行就可以看出,继机构养老补贴之后,居家养老也有了补贴。
在成都的李大爷大爷脑中风后遗症,一直是他妻子照顾,本来妻子都有打算把大爷送进养老院,后来,申请了长护险,发现长护险对居家的老人也有照护补贴,还有定期的上门服务,解决了她的大部分问题。如果选择机构养老,除了长护险补贴的外,他们自己还是要额外加钱。最后仍然选择了居家养老。
所以,即使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即将老去,他们的选择其实会比现在更多。
当然,养老机构还是会有他特定的人群。但笔者认为现在的养老院在现有养老机构服务上提档升级,比新建更多的养老机构更重要。
最新评论
点击刷新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