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1年10月开始,沈阳市正式启动了“家庭养老照护床位”试点工作,两个月后,以皇姑区为代表的“沈阳室内智慧养老管理和服务市域平台”正式上线启动。沈阳市已经有955个城市社区实现了养老服务站覆盖,“家庭床位”已经在全市100各社区里实现了全面试点。据悉,按照整套“家庭养老床位”的系统设计,这一百个试点社区内的老人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包括理发沐浴、定制餐食配送、日常起居和便溺清理以及生活自理培训等一系列服务。截止2021年年底,整个沈阳市已经有超过7000人次的老人获得相应的服务。
可以说,沈阳的这次试点既代表着“互联网+”时代养老行业的一种全新潮流,也预示着养老行业拥有了可以解决多种行业矛盾的最佳方式。更重要的是,在经济形势下行,“紧日子”成为常态的当下,此次有关“家庭床位”的试点更能够很好地帮助缓解老年人家属,养老机构及社会大环境之间的相互矛盾。
所谓的“家庭床位”,简而言之就是在老人的居家生活环境加以适老化改造,同时通过大数据和网络方式将老人的居家环境接入社区养老网络,使得老年人在不出门的情况下就能享受到诸如日常生活照料和紧急救助在内的一系列专业化养老服务。通俗一点概括的话,就是把养老院直接“搬”回了家。对于大多数不方便行动,却又需要专业化养老服务的老年人而言,“家庭床位”无疑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体力以及经济成本。而对于养老机构而言,“家庭床位”同样意味着成本投入的降低和剪刀差的扩大。
从中国养老行业所处的环境来看,“家庭床位”的存在也是一种必然:一直以来,传统的家庭观念一直让老人对养老院存在很多的抵触情绪。“住养老院=被抛弃”的思想在很多老人的思维里可谓根深蒂固。而从家属(特别是子女)的角度来看,传统养老机构高昂的费用和“骨肉分离”所隐含的不可估测风险常常令他们望而却步。至于养老机构本身,传统的经营模式也意味着人力和软硬件配置上面的高额投入。所以,不管是从哪一方的角度来解读,传统的实体养老院已经有些难以满足其未来的需求,被高技术养老手段所替代自然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如今,随着沈阳试点以及全国各大城市的“家庭养老床位”试行,孝行君有理由相信:以“家庭床位”为代表的数字化养老模式已经逐渐展现出相较于传统养老模式的巨大优势:老年人不再承受“离家之愁”、家属也可以省下高额费用。
但需要家庭养老床位的家庭究竟有多少?养老机构或者说家庭养老床位的服务商,如果离开政府的补贴,他们能否实现盈利,能否实现自身的技术和产业升级。这可能是“家庭养老床位”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难点所在。
下一篇:养儿已不防老?老了怎么办?
最新评论
点击刷新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