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孝行天下网!访客量:18543029

会员注册

账号登陆验证码登录
没有孝行天下网账号,立即注册
记住密码 (非本人电脑请勿勾选)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

找回密码

养老院老人一天被洗7次脚:爱心患了“节日病”

编辑:孝行天下编辑部 2017-09-06 11:11浏览:1721

新闻提示:1023日,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这天合肥市老年公寓前后有4拨爱心人士来给老人们献爱心。重阳前后,献爱心活动突然井喷了,这家养老院有位老人甚至一天被志愿者们洗了7次脚。这样的献爱心,不少老人都说受不了。

日前江淮晨报《过重阳老人“被洗脚”7次》引发众多读者讨论,截至25日零点,江淮晨报新浪官方微博此条报道被转发20191次。很多人称,这种爱心活动是形式主义。对于这种批评、质疑声音,长期做志愿服务的爱心人士感觉有点冤枉,“也许志愿者并不知道前一拨爱心人士都做了相同的工作,大家的出发点是好的,养老院的工作人员也该把把关,做好统筹工作。”

A网友批判

“过重阳,老人不够用了”

在重阳节当天,合肥一家养老院的老人被梳了两次头,洗了两次脚……大家集中献爱心,反倒成了老人的“甜蜜的负担”,老人甚至叹息,“这种活动匀一点,平时也有就好了”。
   1024日,江淮晨报新浪官方微博发布了这条消息,对于这种爱心井喷式的行为,很多人称,重阳节爱心活动太过于形式主义了,甚至有网友直批爱心活动成了作秀。
    连主演《奋斗》的演员马伊琍转发并评论晨报微博:“形式主义!把这些功夫用到平时吧”。 更有人调侃说:“过重阳,老人不够用了;过了重阳,爱心人士不够用了。”

当天18时多,中央电视台女主播张泉灵发布微博:重阳节,合肥老人被志愿者们洗了七次脚。老人直呼吃不消。同学们,咱平时能随时给老人让个座,回家帮父母干个活,陪爷爷奶奶说个话,比啥都强。爱是平常,爱在平常。
   网友们认为这种献爱心活动如同作秀,背离了爱心与公益的本质,甚至有网友感叹:“老年人的节日,竟成了年轻人的秀场。”

B志愿者回应

不知情所以很冤枉

对于重复献爱心的活动,长期做志愿服务的刘呼滨则称,网友痛批爱心服务是形式主义,他们也很冤枉,毕竟他们的初衷是好的。
    “做总是比不做要好”,刘呼滨称,志愿者之所以重复服务,很多可能是因为不知情导致的,比如志愿者并不知道前一批志愿者已经为老人洗脚或者梳头了,养老院的工作人员也应该把好关,做好统筹分配。
    老乐福老年公寓的负责人杨胜霞则告诉记者,志愿者多的时候,他们根本就忙不过来,工作人员还要组织志愿者,为老人服务,他们也知道志愿者的初衷是好的,所以对于爱心人士,他们也不好拒绝。
    刘呼滨则建议,志愿者给老人服务时,最好能够征求一下老人的意见,其实这一点,对于很多志愿者来说,也很难做到,毕竟部分老人言语表达不清,对于志愿者的问题,可能根本无法回答。
   微观点
    20191
个声音
   
@马伊琍:形式主义!把这点功夫用到平常吧。
    @包月阳:形式主义害死人。
    @张泉灵:重阳节,合肥市老年公寓的老人被志愿者们洗了七次脚。老人直呼吃不消。同学们,咱平时能随时给老人让个座,回家帮父母干个活,陪爷爷奶奶说个话,比啥都强。爱是平常,爱在平常。
    @新周刊:过重阳,老人不够用了;过了重阳,爱心人士不够用了。
    @驿站小桔灯:爱心本身不应该被否定,我们应该否定的是作秀式的假爱心。
    @蝎子的白羊:原本平静的生活,被作秀式的爱心活动扰乱了!
    @Platonism:老年人的节日,竟成了年轻人的秀场。
    @X雅馨X:不想说这是作秀,也相信他们有善良的心,这些事每天都可以做,无需局限在某个节日。
    @罗君君Ron:问题在于没有了解老人的需求,而是将自己的爱心强加于人。
    @珠宝绿荷薄:志愿者也应该有点专业知识再去,这个也需要规划,否则总有好心做坏事的情况发生。
  @禹海君:“狂轰滥炸”式的献爱心活动,给养老院的老人们带来了“甜蜜的负担”,他们认为爱心活动太集中了,要是能够匀一下,平时也有爱心活动就好了。别再让献爱心演变成“甜蜜的负担”消耗掉慈善的激情和人们对慈善的信心。

@华声在线:老人被洗七次脚,哪一次是伪孝?第一次献爱心者来得早赶得及给老人洗了一次脚,是真孝,其余六次,均为伪孝。而将第一次真孝放到重阳节献爱心尽社会之孝的大背景之中来看,连第一次洗脚也够得上是伪孝,因为这仍然是官样献爱心活动中的一环。

@aney小希:爱心并不是只有节日才会用到,老人们最希望得到的,不是一天两天的温暖,他们最渴望的,还是子女的嘘寒问暖,社会的关心爱护。

 ……

各方看法

老龄办大家初衷很好,希望每周都有服务

合肥市老龄办负责老年人工作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希望政府能够开展一些活动,加强宣传。但在志愿服务方面,大家集中服务,初衷是好的,但他更希望志愿者平常也能组织一些活动,并尽量将服务时间错开,比如形成制度每月都有一些爱心活动会更好一点。

相对于养老院的老人,该工作人员表示,很多人可能觉得去老年公寓开展活动较为容易,其实很多在家独居的老人也需要关心和关爱,志愿者爱心人士也应该关注一下这些老人。

养老院“档期”太满,爱心团队要预约

从上一周开始到1024日,合肥市老年公寓(养老院)主任助理陈玉群和同事都非常忙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都来养老院献爱心。

“除了长期跟老年公寓合作的爱心团队之外,其他的团队来献爱心,必须要提前预约”,陈玉群告诉记者,如今他们甚至要求对方写策划书,写明如何献爱心,来了之后究竟要做些啥,对于其中不合理的部分,他们会提前提出来并和对方进行沟通,献爱心的时间多数都控制在1个半小时之内。

“这样做,看起来是有点严格”,陈玉群坦承,如此严格看似打击爱心人士的积极性,但这样做是为了老人好,照顾老人的身体,避免出现老人过度劳累。

老乐福老年公寓有些学生只是为了完成作业

合肥老乐福老年公寓居住着100多位老人,杨胜霞既是护工,也是养老院的负责人。杨胜霞说,重阳节当天会有很多爱心人士来养老院献爱心。“人家来献爱心是好事儿,我们不能明确地拒绝呀”,如果爱心人士太过于集中,杨胜霞就会和对方商量,能否将时间调整一下,不少爱心人士听到要调整时间,都放弃了。

此外,每年秋季开学前,也是让他们特别烦恼的时候。“许多高中生都会来这里进行暑期实践活动”,杨胜霞称,来养老院或敬老院献爱心,可能是这些学生暑假的作业,开学前都会有学生要求来献爱心,“来了之后跟老人聊几句,最后在活动实践表上盖个章就走了”。

社居委平时没时间,只能节日当天做

重阳节前,瑶海区华业苑社居委的工作人员特地来到辖区内的老乐福老年公寓献爱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则免费为老人测量血压。其实,此前安徽医科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已经来为老人们测量过血压了。

一位基层社居委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到一个节日,他们都需要开展大量的活动,而这些活动都是自上而下发起的,他们做的工作就是烘托节日气氛。

基层社居委不是纯粹的慈善机构或公益机构,平时还要忙于别的工作,根本没时间,如果节日不去做就更显得不合适。在他看来,基层组织每做一项工作,都需要有一个目标或者切入点,若在其他月份去敬老院献爱心,看起来并不太合适。

专家省社科院新闻研究所副所长方金友

志愿服务内容太单一,有些资源浪费

“尊老爱幼是传统,从事情上来看,大家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只是结果并不太好”,对于江淮晨报的报道,安徽省社科院新闻研究所副所长方金友表示,这种献爱心的活动,不能单纯地批评为形式主义,但浪费了不少社会资源。

方金友告诉记者,养老、志愿服务都应通过专业的社会组织、民间组织来做,并且根据老人的需求来组织志愿者定期定时为老人服务。方金友认为,这样子做,至少不会撞车。

此外,老人同一天被梳两次头,被洗好几次脚,在方金友看来,与志愿者服务内容的单一也有关系。

爱心“井喷”显现公德“畸形”

所谓的爱心“井喷”、爱心“重叠”,说白了就“爱心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就是一场爱心秀,就是一种形式主义,就是社会公德畸形的一种表现。从中我们读出的是一种无序和悲凉,一种浮躁和虚枉。

五保老人,作为一个最需要关爱和救助的群体,应该时时刻刻生活在社会大家庭的关爱之中,不能只是在重阳节前后才去扎堆儿献爱心。要知道,对于那些孤独的老人们来说,来自社会和他人的爱心就像小孩子们积攒的糖果,非常在意,非常珍视,希望能慢慢来享受和品味。而这种一曝十寒式的爱心释放,带给他们的必然是一种不堪其重的骚扰和此后时间漫长的孤寂。这种关爱能天天有吗?好日子能天天过吗?热热闹闹和冷冷清清能适当中和一下吗?

爱心需要用心去经营,爱心资源需要合理化地去分享和配置。独生子女时代已经形成,老龄化社会已经来临,就社会关爱和公德建树方面来讲,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去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们不能忙于兴师动众的做秀、流于形式的走场,我们需要切实担负起一个时代的责任。

【结束语】

重阳节,是尊老敬老的日子,在这天里,这些爱心人士,不辞劳苦,大老远过来给老人洗头、洗脚、剪指甲,其初衷是好的,但是,新闻中的矛奶奶头被梳了2次,被剪了2次指甲,被洗了2次脚,被掏了2次耳朵,甚至有的老人一天被洗7次脚,过犹不及,如此反复折腾,老人也受不了。

献爱心本是崇高的举动,但这种把“爱心”当成“重阳福利”,在节日集中“发放”的行为,不仅老人吃不消,还会带来“作秀”之嫌。不要让关爱老年人成为一场作秀,那样的爱心实在太廉价了。如果说,对子女的过度溺爱是一种“爱心暴力”,而对老人的过度献爱心,也是一种同样的“爱心暴力”。一年一度重阳节,老人消费爱心只一次,其余时间“门前冷落鞍马稀”,其爱心冲击之后形成的心理落差,哪里是一个老人所能承受的?这其实是一种爱心“节日病”。

我们不要等到重阳节才想起去敬老院里还有孤独的老人,不是非要到3·15才知道我们的消费市场确实稂莠不齐,不是直到中秋佳节才想起来要和家里人讲一通电话……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平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多多关心在老家的亲人,一个短信、一通电话、一张明信片都是很好的礼物。

敬老不应该仅仅是几个人的事,而应该做到人人敬老;敬老也不应该仅仅局限在某个时间段,而应该做到时时敬老;敬老亦不应该有选择性,而应该做到处处敬老。只有做到了人人敬老、时时敬老、处处敬老,才能让老人都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我有话说

当前为游客,登录后评论可获得积分

最新评论

点击刷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