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于“XZ”的话题刚刚开始的时候。
Sir的第一反应是:
“徐峥咋了?”
有时你不得不承认自己老了,跟不上新话语权下的新定义。
比如说:偶像。
它已经开始特指“以青少年为主要受众的从事演艺活动的人群”。
即流量明星。
适应青少年审美需要,有颜值,有魅力,源源不断地满足崭新的幻想需求。
硬性指标:新鲜。
渐渐忘了。
偶像本来代表着:在某些领域(不局限于娱乐圈)拥有一技之长的,并拥有影响力的人物。
令人崇拜的光环,可不靠一张精致的脸。
唤醒人们的追随。
或许只用一个剪影、一个标志、一个符号。
在流量新星一茬接一茬地更新换代,老鲜肉们不断挣扎追寻保鲜秘方,快速新陈代谢的“偶像时代”里。
老派的Sir固执地觉得。
真正的偶像。
从来不会变老——
《不老人生》
纪录片《不老人生》是来自央视纪录频道,国字号的正规军出品。
一共6集,每集一个主角。
真正的光芒属于海报上一个又一个的“另类”偶像。
有的“偶像”很大牌。
摄像镜头就在身后,他鸟都不鸟,头也不回地把摄像师甩在门口。
有的“偶像”很唠叨。
面对年轻人三个注意,五个叮嘱,唠唠叨叨地把那点话说了好几遍。
关键是——
在讲究快节奏的现在,他们的步伐又太慢了。
老花镜、放大镜、轮椅、拐杖......
几乎是《不老人生》中时常出现的固定道具。
不是80后就是90后——
平均年龄88岁,最年轻的81,最年长的98。
老话说,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人生总有该慢下来的时候。
但他们偏偏最受不了自己的老。
像是有股劲儿憋着,每一秒都要与在我们赛跑,与时间赛跑。
比如他——
“新型冠状病毒肯定是人传人,病毒很可能来自野味,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
2020年1月20日。
这样一句话,成为了全国大规模防疫的转折点。
他就是17年前抵御非典,眼前正抗击新冠肺炎的中国呼吸病学专家。
84岁的钟南山院士。
疫情集中爆发的那段时间,所有明星八卦暗淡失色。
除了不断刷新的确诊数字,所有热搜头条,都集中在同一种话题。
或者说,同一人身上——
#钟南山说......#。
在疫情尚不明朗,信息渠道匮乏的当时,钟南山是大众心中的一根定海神针。
全中国都盼他说点什么。
可他在告诫大家别去武汉之后,自己却逆行奔赴武汉一线。
在这聚焦之下的钟南山,被敬佩、被膜拜,同时也被神话着。
面对媒体的过度拔高,钟南山曾多次声明:
“我只是一个看病的大夫。”
就如同在《不老人生》中,Sir就看到了这样一位固执、匆忙,甚至手忙脚乱的普通医生。
80岁的钟先生西装裤白衬衣,步伐稳健,精神矍铄。
行进速度,超过了身边的年轻人。
特别的是两只沉甸甸的皮包,装着电脑、资料、病历......像是古代将士的兵器,如佩物一般,被他随身而带。
急。
几乎是钟南山工作之余的主要状态。
一个很有趣的细节。
每当他大步流星地走向办公室,开展工作时,总有一道门挡住去路。
放下包,掏门禁,解锁看门。
几个简单的步骤,钟老都要叨叨几句。
这,这个(门)老关着
划分工作区域,隔离无关人员,一个合情合理的门禁,在钟南山眼里,变成了影响效率的障碍。
老头儿每路过一次。
就能再抱怨一次。
哎呀,这个门老是关着(×2)
在《不老人生》的镜头中,除了会诊、调研、研究资料,这双腿就似乎从来不愿停下脚步。
人,也一样。
面对镜头,只愿意聊专业。
面对热情洋溢的粉丝,他甚至过于耿直。
来安排“通告”的,是医院领导。
前来请他接见来自远方的贵宾,再三劝说“就礼节性的见一见”。
双手背后,点头哈腰,再三承诺不会占用太多时间,才让钟走出堆满案牍的书桌。
嗯,宰相要听将军的。
接待完贵宾,走出会议室,立刻骂骂咧咧。
来,品一品。
这钟氏一脸嫌弃。
- 什么事啊,什么事情呀又
- 礼节性的见一见就可以了
老调重弹的“干实事,说实话”?
这样说你一定不信,这桥段几乎照搬某些晚会的“正能量”小品。
但这部纪录片,会让你相信一种可能。
一种本来理所当然。
却在体制框架下,难以见证的可能——
过人的能力,敬业的态度,执着的毅力,能够打破明暗规则的制度游戏,证明自己的价值。
能力,不是“请客吃饭”。
敢医敢言
钟南山,现任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呼吸内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
中国非典防治、重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等领域领军人物。
打开百度百科,各式各样的博导、主任、专家组长......一个又一个头衔看得人眼花缭乱。
证明他的权威地位,这一条最形象。
一位兄弟说:
上一篇:女货车司机夜奔900公里,两次驰援武汉:他们曾救我一次丨...
下一篇:识得秤来没了姜
最新评论
点击刷新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