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如需原文档,可在PC端登陆未来智库官网(www.vzkoo.com)搜索下载本文档。
1.1. 低出生率高寿命 ,中国老龄化速度高于平均水平
2018年,中国 60 岁以上人口 所占比重已经达到 17.88%,65 岁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1.94%。根据 1956 年联合国 《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确定的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 65 岁及以 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 7%时,则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
国际横向比较来看,全球人口整体上都呈现出老龄化趋势,表现为 65 岁以上人口 占总人口比重逐渐攀升,且具有“发达程度越高、人口老龄化越严重”的特征。
从人口变化来看,中国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一直处 于下滑趋势。
与此同时,中国人口平均寿命也在逐年提升。
持续走低的出生率和稳步提升的人口寿命,二者共同作用,导致我国人口结构越来 越趋向于老龄化。
1.2. 未来人口倒 U 型走势,人口老龄化程度继续加深
中 国人口将在 2027 年达到峰值 14.38 亿,随后逐渐减少,2030 年降至 14.34 亿,2050
年降至 13.12 亿。
结构上看,人口老龄化程度将越来越明显。60 岁与 65 岁的人口所占比重将持续上 升。至 2030年,65 岁以上人口将达到 2.65 亿人,占比将达到 18.51%;2050 年 65 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48亿人,占比将达到 26.49%。中国社会未来将面临巨大的养 老压力 ,会有很多经济和社会问题随之而来 ,所以养老产业的完善和 革新迫在眉睫。
随着老龄化问题的逐渐加深,老龄产业的规 模也将越来越大。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测算,中国老龄产业产值将在 2050 年 突破 100万亿元,占届时 GDP 的三分之一以上。
养老产业最核心的问题有两个: 一是养老模式的发展,二是养老资金的来源。本节中我们首先对中国目前的养老模 式进行分析。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养老模式分为三种,即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中国 产业信息网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在我国,这三种养老模式分布占比约为96%、1% 和3%。居家养老模式占比过高,发展不够平衡。下面我们将简述各种养老模式的 问题及发展趋势。
2.1. 居家养老
传统居家养老是由儿女照料同住的老人,负担几乎全部的长期照料、精神慰藉、临 终关怀等养老事项。受传统文化影响,居家养老为我国主流养老方式,约96%的老 年人选择居家养老。 我们将家庭养老负担主要概括为经济保障、日常照料和精神慰 藉。
2.1.1. 经济保障
2.1.1.1. 老年人主要养老资金来源的现状
按照人口普查数 据的描述, 老年人收入 可被分为:劳 动自养收入(劳动收入)、社 会供养(离退休 金养老金)、家庭供养(家庭其他成 员供养)和 低保供养( 最低生 活保障金),失业保险金、财产性收入和其他来源占比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
从全国范围来看,截至 2015 年,家庭供养、社会供养、劳动自养是最主要的养老 方式,其中家庭供养仍是最重要的养老经济来源,有 36.7%的老年人依赖家庭成员 提供的经济支持。但从近十五年的趋势来看,家庭供养占比发展呈倒 U 型,2005 年升至顶点后下降,2015 年依靠家庭供养的老年人比例较 2005 年的 46.9%下降了10.2%。而从 2000 年到2010年,依靠劳动自养的老年人占比呈下降趋势,依靠退 休金养老金的占比则呈上升趋势。2015 年其他收入占比的上升是由于 2007 年国务 院颁布的《关于 在全国建立 农村最低生 活保障制度的 通知》,全 面推行农村 最低生 活保障制度,使最低生活保障金的覆盖人口在2007-2014年间有了明显提升,依靠 最低生活保障金的老龄人口在 2015 年上升至 5%。
2.1.1.2. 不同特征的老年人养老的经济负担不均匀
中国具有不同人口特征的老年人主要经济来源差异极大,带给家庭的养老负担有很 大不同。几个 典型的差异有:女性老年人 比起男性老年人高度依赖家庭供养 ,可能 给家庭带来更大经 济负担;城市子女赡养压力 较轻,而镇、乡村子女 赡养压力远高 于城市;另外随着老人年龄的增加,养 老金和劳动自养的支撑作用都在减弱 ,家庭 供养随之承压。
1. 女性老年人给家庭带来更大经济负担。
2. 农村老年人给家庭带来更大经济负担。
3. 老人年龄越高,对家庭的负担越重。
2.1.1.3. 子女赡养老人的经济负担未来会更重
目前中国老龄化程度持续加重,老年抚养比逐年上升,养老压力日益加重,作为主 要养老资金来源的家庭首当其冲。此外,家庭抚养还会受到家庭结构小型化、高龄 老人数量增加、新进入的 60岁老龄人特征变化带来的影响。
家庭结构小型化趋势导致赡养压力上升。由于城镇化和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我国 家庭结构正在往小型化发展,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由2000年的 3.44 降至 2015 年的3.1,这意味着每个家庭负担老人的养老经济负担的劳动力 更少,家庭赡养压力上升。
高龄、失 能老年人比例上升推升家庭供养压力 。在上个小节我们讨论了老年人年龄 增长和家庭供养压力的关系,随着老人年龄的增加,养老金和劳动自养的支撑作用 减弱,对家庭供养的依赖程度加大。而未来老龄程度深化,老龄人口占比上升,现 有的低龄老人(60-74)转变为高龄老人(75 岁以上),拥有高龄老人的家庭数量上 升,家庭供养压力加大。
但新进入的 60 岁老年人对家庭供养依赖可能减轻。由于新进入 60 岁的老年人拥有 社保的比例、拥有的积蓄等比现在 60 岁的老年人会有所改善,依靠离退休金和劳 动收入的比例可能有所提升,新进入的 60 岁老年人对家庭供养的依赖程度将会更 低,有助于减轻整体家庭供养方面的压力。
2.1.2. 生活照料负担
除了经济上的供养,维持老年人的生活还需要日常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然而受独 生子女政策的施行和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我国 4-2-1 结构家庭日益增多。随着二胎 开放,4-2-2 结构的家庭也越来越多见。在这种情况下,赡养老人和抚养孩子对子女的时间精力需求极大,且子女平时要上班,没有足够的精力照料家人。
按照目前 的趋势,子女将无法承担起老人全部的生活照护,未来更多子女将选择将部分专业 性较强、劳动强度较大的养老服务,如给上门巡诊、特殊营养配餐、健康定期评估、 纾解情绪问题等委托给家政服务。受养老服务需求高涨的驱动,近几年家政服务中 养老看护快速发展,营收逐年上升。商务部《2017 年中国家政服务行业发展报告》 中的测算,2016年养老看护在家政服务业中占比达 16.3%,营收为 570 亿元,增幅 较上一年增长 16.1%。居家养老服务将迎来快速增长时期,据中国老龄研究中心 2013 年测算,2010 年居家养老服务行业市场规模为1300亿元,到 2020 年将达到 5000 亿元。
居家养老服务和社 区养老服务的区别在于前者提供的服 务地点为老人家中,而后者 则在社区机构中。主要居家养老服务分日常生活照料帮助和医疗看护,前者包括洗 澡、喂食、情感陪伴、家政保洁等,后者提供居家护理和康复等服务。但是由于服 务的高专业性和劳动强度,导致人力成本过高,相关服务定价较高,普通家庭难以 负担。以福州金太阳养老服务中心为例,目前其居家养老服务的定价为基础费用 120 元/月,陪伴费用 20 元/小时,有自主能力老人的居家护理费用为 2000 元/月,失能 老人居家护理费用为 4000元/月,而 2017 年全年福州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561元,平均每月收入仅 2713.42 元,多数老人无法负担得起高昂的服务费用。
通过比较中国大陆和英美居家养老服务的差别,可以看出中国养老服务行业需在以 下三个方面所有改善:一是服务评价系统不够完善,市场鱼龙混杂,标准混乱,这 会打击老人购买居 家养老服务的热情;二是该市场主要由政府 主导,中国应继续加 大引入民营资本的 力度;三是中国居家养老 费用主要由老人自己承担 ,政府补贴少, 导致对大部分老人而言费用较为昂贵。最近政府推行了不少针对这三大问题的政 策,如 2019年 2 月对养老相关机构免征增值税;2018 年 10 月发布的《养老机构等 级划分与评定》。
2.2. 机构养老
机构养老是指老年人集中居住在特别的养老机构中,由养老机构提供专业的医疗及 养老服务。目前选择进入养老机构的,多为是高龄、空巢独居的老人,平均年龄在 80 岁以上。
目前中国机构养老尚未得到良好发展。中国的养老机构可以分成5 类:
1. 公共敬老院:通常在乡村地区,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筹资的、福利救济型的养老机构。
2. 私人养老院:多以民办为主,提供较高级别的护理。
3. 社会福利院:通常在城镇或郊区,由政府出资,收养城镇丧失劳动能力、无依
4. 无靠、无生活来源的孤老、孤儿、弃婴和残疾儿童。
5. 老年护理院:专供老年人居住的单元楼。提供多种服务。
6. 老年公寓:专供老年人居住的单元楼。老人独自居住,可买可租。
从养老机构数量上看,养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受政府政策推动,社会资本参与度 明显提升。民政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2017 年 9 月,我国养老机构总数超过 14.46 万家,相比于 2012 年底的 4.43 万家增长达 226%。2018 年《走进养老服务业发展 新时代》内容显示截至 2016 年底,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 14.0 万个,比上 年增长 20.7%。到 2015 年末,全国社会力量办养老机构占养老机构总数的比例从 14 年的 28%上升至 41.5%。预计到 2020 年,社会力量办养老机构占养老机构总数 比例将超过 50%,政府建设运营养老机构的负担将大大减轻。从养老机构的资金来 源看,目前民间投 资也已经成为养老机构资金来源的主 要部分。
但是,由于没有能力和政府机构在价格方面竞争,民营养老机构在中国的发展受到 限制。《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显示,截至 2013 年底,营利性民营养老 机构中 40%企业亏损、仅 9%的实现了盈利,而这 9%盈利的养老机构中,净利率大 于 5%的仅占 22%,养老机构盈利能力普遍较弱。进一步放开管制、完善市场化机 制是未来政策需要 关注的重点。
而且目前我国养老 机构存在结构 性矛盾。一方面,一些养老机构“ 一床难求”,且人手不足。
但另一方面,一些机构养老空床率仍然颇高。
养老机构的这个矛 盾,根本原因在于养老机构两极分化现 象较为严重。目前面向高龄、失能老年人的护理机构也很欠缺。
近几年政策导向是 提升养老机构的质量和规模 。由于传统家居养老的可行性逐渐下降,人们对外部提供的养老服务的需求将会日益增加。针对以上数据暴露出的养老 机构服务质量及供不应求的问题,政策强调简化和放宽准入。
总之,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养老机构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护理床位占比远低于发 达国家;政府补助不足,自费比例较高;定制 化看护少;能提供整套 养老服务的机 构极少;多数机构只能提供基础性养老服务 ,基本不提供特殊看护。这些都是未来 发展的重要方向。
2.3. 社区养老
社区养老指的是老 年人居住在自己家中,但由社会提供商业化 的养老服务,相当于 以居家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 辅。平时居住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有需要时可 到所在社区的相应设施中享受服务,如吃饭、娱乐、健康管理、失能老人日间照料 等。社区养老服务主要有两类:物理社区中心和社区服务信息网。前者主要是在社 区机构为老人提供基础健康诊断、康复训练、陪护等服务,大多数服务是免费,部 分低于市场价格。后者主要由社区通过老年人热线提供。
据多地发布的“9073”养老规划,社区养老的比例将从现在的1%上升到 7%。再加 上快速增加的老年人口,这为社区养老带来了大量的市场空间。目前社区养老发展 势头良好,民政部数据显示,2014 年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数量近 1.9 万家,较 2011 年44家的增幅极大,职工人数也从 574 人上升到 6.97 万。而根据发达国家的历史 经验,养老居住模式将会由医院养老向机构养老发展,再向居家和社区养老转变。 因为大量建设养老机构也会给财政造成不小的负担,这种方式也普遍不受老龄人的 青睐,老人更愿意维持原有生活方式,居住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从政府9073的 规划中也可以看出,机构养老占比不变,居家养老占比下降 6%,腾出的空间将全 部给予社区养老。
目前发展社区养老市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 非营利组织效率较低,服务的质量效果有待提升。
2. 主要由政府资助,缺少市场驱动:由于政府很少为老年人购买非政府组织的服
3. 务,老年人没有得到最佳的服务。
4. 缺少质量标准和人员培训。
5. 社区养老在设计上缺少为老年人着想的部分:应提供老年人交互区域、食堂、
6. 将康诊断仪器、图书馆等。
针对以上问题,政府应该采取的对策有:
1.应提倡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的参与,提高市场竞争。
2. 完善监管和评估体系。
与养老模式相对应的问题,就是养老金的来源。从上文中的人口预测可以看出,中国未来老年人口将越来越多,这将给国家财政及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压力。如何解决养老金问题,是当前政策的重中之重。
中国目前人均 GDP 仍未超过 1 万美元。因此,中国老人储蓄不多,单靠储蓄养老 资金压力很大。目前中国养老方式主要依靠养老保险和儿女赡养,其中,中国养老 金体系按资金来源 分成三大保险支柱,分别为基本养老保险、年金制 度和商业养老 保险 ,基本养老保险为最主要 、覆盖人数最广的保险方式 。目前养老金对居民养老 支撑力度不够。我们考察养老金的替代率,其含义为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 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用于衡量劳动者退休前后生活保障水平差异。2015 年中国养老金总替代率为 44.08%,同期美国退休人员养老金总替代率为 67.8%。反映出中国养老金对老年人生活水平的支撑力度仍然较低。
3.1. 社会养老:基本养老保险
基本养老保险是养老保险体系第一支柱,由政府管理征缴费用并在居民退休后发放 养老收入。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 年基本养老 保险资产占到养老金体系总资产的 69.3%,发放的养老金收入占退休人员养老金总 收入的 96.55%,是当前养老金体系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部分。据人社部数据统计, 截至 2018 年底,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 9.42 亿人,占总人口的 67.51% (9.42/13.9538)。然而目前基本养老金保险制度主要面对的三大问题: 空账、收不抵支状况加剧和低效率,导致了其可持续能力低,对退休人员养老资金的支撑力度 下降,且给政府财政带来了极大压力。
此外,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低,对老年人生活支撑不足。2015 年中国基本养老保险 替代率为 42.56%,即退休人员可领取的养老金额为退休前工资的 42.56%,显著低 于国际劳工组织《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规定的养老金的最低替代率为 55%。而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 年基本养老保险发放的 养老金收入占到了退休人员养老金总收入的 96.55%,这意味着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 和养老资金压力主要由基本养老保险的情况决定,42.56%的替代率则说明养老金对 退休人员养老资金的支撑力度仍待提高。
3.2. 企业帮助养老
年金制度是养老金体系的第二大支柱,分为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
3.2.1.企业年金
企业年金,即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对国家基本养老保险进行重要补充的一种养老 保险形式。由于中国企业养老成本已经较重,基本养老保险中企业缴费率约为 20%, 另外也没有西方国家相应的年金税收优惠,因此企业年金在中国发展缓慢,若无政 策优待,未来发展预期也不高,总体来讲对养老金体系的帮助不大。
3.2.2.职业年金
今年 2 月 22 日新发布的《社会保障绿皮书: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19)No.10》(以下简称绿皮书)指出,目前全国所有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近4000 万人,单位及 个人合计缴费率为 12%,预计全国职业年金的缴费可达年均 1500 亿元左右,考虑 投
最新评论
点击刷新加载更多